top of page
大 龍 街
沒 有 龍
孖
空
間
X
內
向
人

展覽從三種視角觀察。
一是插畫家內向人從外來觀光者的角度,大啖美食、遊走街區,描繪出一幅大龍街長型地圖。有趣的是,這幅長三公尺的插畫地圖中並沒有人體,只有各式建築物體幻化而成的有機體。冰冷的物件擬人化後,成了可以爬行、有五官的變種族群;一樣是熟悉的街景卻添增了魔幻的氣味,是獨一無二的幻想小宇宙。透過美食與當地建築的巡禮,絕對是認識一個地方最快的方式。
二是我們的常客,居住在此地的14歲小女生的視角。從平淡重複的日常生活路徑到發現街頭巷弄的驚喜,在升學壓力中找到一席可供自己放鬆的小園地。她的文字告訴我們,或許我們在這裡的每一天是有人依賴著的,是可以帶給人感染力的。她充當起小記者,為我們訪問了上一個世代的家人,循線理出環境變遷的樣貌與時代交替的軌跡。或許一個地方必須要被記得、被見證,才算是真實存在。
最後是孖空間的摸索與觀察。片面且決斷地依照著自己的想像觀照社區間的景象、隨機訪問鄰近的居民,並將此記錄下來,拼貼顯影出對大龍街的想像。然而,他們是否真實?是否僅僅是一方自我勾勒的風景?我們與內向人和小記者對話,思索人的個別角度與環境之間所產生的對應關係、共存的價值與(人造)存在感,探討「場域存在的真實性」,而非google map上的一顆象徵性的小紅點。
2016年底開始進駐大龍街,這個決定代表著期待與各式想像。對於區域的不熟悉是一種心虛,每日花最多時間待著的地方,應該不只是個地名而已。藉著展覽,我們試圖採集關於大龍峒的人文史地、在周圍找到可以產生鏈結的愛恨情仇,作為與周遭共存於此地的證明。與其說是探訪及創作展示,不如說是誠實體現一個空間經營者對於存在感的不確定性、自我標籤化。我們有理由相信,抽象的推理有助於真實體驗的明朗化。
























✧ 策展單位:孖空間 Zi Space ✧
✧ 總策劃:游純真 Pure Oil ✧
✧ 插畫、主視覺及街區攝影:內向人 ✧
✧ 海報內頁設計及展務:葉雅婷 Judy Yeh ✧
✧ 展品及開幕攝影:張明珊 ✧
✧ 小居民日誌及開幕吉祥物:陳昱安 ✧
✧ 活動執行:好好行銷 Her-Her Marketing. ✧
✧ 特別感謝:孔廟管理委員會、楊立奇、陳郁明、吳亮衡、何昱泓、故事:寫給大家的歷史、大塊肉羹、老美紅理髮廳及大龍峒好鄰居們 ✧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