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空 間 對 談

tours

&

conversations

孖  

空 

​朋

posterT&C.jpg

探索是沒完沒了的。
偶而我們在大龍峒,偶而我們走出去。

而生活,
生活,就是充滿對話的旅程 —
或許爭執辯證,或許響應共鳴。
無法預知結果,難以倒退重來。
可能我們分享一點彼此的時間,短暫結伴同行,
不用手拉手,只要說說話,
如果你夠好奇,
對話沒有設限,
日子選好了,我們即時啟程。

1. 前導

|紀錄片播放+映後對話|
2018.06.01 週五 19:30-21:30

《紐約大國民:珍.雅各》
導演:麥特提納爾 (Matt Tyrnauer)|片長:93分

放映影片:都市規劃歷史上的經典人物珍雅各,打破了由男性主導的都市規劃領域,成功保留了紐約人文聚落的精神與文化。1960年代,紐約市的人文聚落正面臨了無情的拆遷重建計畫,珍雅各為保護格林威治村和小義大利的歷史街區挺身而戰,強力反對這些區域被即將興建的高速公路分割和破壞。全片充滿公民精神與議題反思獲得國際好評,更受到多倫多國際電影節、CPH:Dox等重要影展選映。

影片結束後,將與位於承德路三段巷弄裡,離孖空間不遠的「藝風巷 Artalley Cafe」經營者麥志綱聊一聊。我們不談偉大的從高處向下俯瞰的都市規劃和設計願景;我們用深入在其中的角度去理解和體會影片所傳達、保留的意義。某種程度而言,大龍峒所在的北大同區與影片面臨都更拆遷的老城區有點相似,同樣都是都更整宅的重點區域,這場對話便是分享、交流屬於在地經營者有意識的想法與觀察。

珍雅各紐約大國民放映.jpg
珍雅各紐約大國民映後座談.jpg
珍雅各紐約大國民映後座談

2.夜之巡禮

|藝術家與他們的隱密畫室|
孖空間 X 慢慢生活美 2018.06.23 週六 18:00-21:00

藝術家李宜亞與謝德蘭兩人經營的「慢慢生活美」是蘭州市場附近的神秘所在,門內總是發出煦煦的黃光,在巷弄間形成一個小小的溫暖據點。在面臨都更計畫中被指定整宅都更的大同區斯文里,首當其衝的就是蘭州國宅,離慢慢生活美並不遠。除了與藝術家聊聊為何選擇於此地生活、經營畫室,也與大家共同討論未來經營的可能性。我們透過散步的方式從孖空間散步到夜晚的保安宮,說說這座宮廟的二三事,也會特別到面臨都更的蘭州國宅附近看看周遭環境,吃碗舊市場附近的豬血湯,最後到畫室與主人展開對話、並一睹藝術家作品原作,在藝術家經營的畫室中學學基本的寫生技巧,畫一幅大龍峒景色的明信片寄給自己。

 

夜訪保安宮&慢慢寫生.jpg
夜訪保安宮&慢慢寫生.jpg
夜訪保安宮&慢慢寫生.jpg
夜訪保安宮&慢慢寫生.jpg
夜訪保安宮&慢慢寫生.jpg

3.日之散策

|戲迷俱樂部 #為了聽說在一起|
台北藝術節 X 孖空間 2018.07.28 週六 15:30-18:00


此區是開發極早、擁有深厚文化底蘊的老城區,同時也是藝文單位漸漸群聚的新興聚落。你或許對「大龍峒」這個古稱有點不熟悉,它所代表的區域範圍若是以現在的行政單位來詮釋,主要範圍位於台北市的北大同區。這個文化古蹟和舊宅林立的老城區,已有許多新興的藝文單位進駐、共生於這個區域之中,甚至以不局限於主流市場的姿態和豐沛的創作能量正吸引著一小群的年輕人陸續前來。臺北藝術節的進駐又將為這個北大同區帶來什麼不一樣的風景呢?從團隊對於區域的觀察,進一步去了解臺北藝術節關注的重點。

行程規劃從大龍街上的孖空間領隊出發,一路散步走讀前往孔廟、保安宮、四十四坎舊址、和安宮(內土地公廟)、大龍峒金獅團、陳悅記老師府,最後停留在臺北試演場交換觀點與想法。

 

37881982_1835625869862806_87793138605878
37880216_1837529289672464_18648753711538
37918327_1837529503005776_80408987091200
37989641_1837529193005807_76233587303854
37907750_1837529296339130_78767201697314
37950704_1837529339672459_28812166279850

✧ 策劃單位:孖空間 Zi Space ✧

✧ 主視覺設計:林子茵 Jess Lin ✧ 活動執行:好好行銷 Her-Her Marketing. ✧

✧ 特別感謝:106年度台北市都更處老屋新用計畫、台北藝術節、大龍峒金獅團、慢慢生活美、藝風巷、Giloo紀實影音等 ✧

bottom of page